ob体育电力系统自动化000617 电力系统自动化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0 Vol.24 No.6 P.66-68 ECM系列电力通信网管系统 焦群胡谷雨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通信网络; 管理系统; Q3适配器 分类号: TM 73 ECM SERIES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Jiao Qun (Nanjing Auto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210003, China ) Hu Guyu (PLA Research Center for Network Technology, Nanjing 210016, China ) Keywords :power system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Q3 protocol adapter▲ 0引言 南瑞集团通信技术公司的ECM系列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是为了全面解决电力通信网络管理 [1] 而推出的,分为ECM—TMN及ECM—INMS 两个部分。它们分别针对通信网的规模、要求有所 侧重,可自成系统。ECM—INMS系统的综合接入能力强,特别适合作为电力通信网综合接入网管, 负责接入大量分散的、智能水平不高的通信设备;ECM—TMN系统是基于高层平台开发的TMN网 管系统,它兼容CMIP和SNMP协议,适合于较大规模的通信网络。ECM—TMN与ECM—INMS通过 标准Q3接口紧密互联,实现互联、互操作。 1网管系统功能 1.1故障管理 对网络环境异常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通过异常数据判别网络中故障的位置、 性质,确 定其对网络的影响,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a.通过故障探测及定时检测确定网络中各个环节上设备的异常情况。 b.对故障确认,并派工维修,修复后确认,做维修记录。 c.提供所有与故障有关的数据,包括故障数据、确认操作、派工操作、修复记录等,所有数据都 记录在案,并存入数据库以备查询或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d.提供电子邮件、声音呼叫及严重警告屏等通告方法。 e.根据故障检测的结果及网络的组成、设备的状态参数等信息判断故障设备的地点、位置、性 质、种类,并明确提示、记录。 f.根据网络结构和内在的依赖关系,通过智能分析,报告网络故障的原由及对网络业务的影响。 1.2网络管理 能对网络及网络中各种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监视、分析和控制,确保网络本身及网络中的各设 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a.收集相关的运行数据,连续追踪、监视网络的运行性能参数。包括确定各种性能指标的门限 值,性能数据的收集、存储和恢复,显示反映性能的数据、图形、曲线。 万方数据 file:///E/qk/dlxtzdh/dlxt2000/0006/000617.htm(第 1/5 页)2010-3-22 17:19:08 电力系统自动化000617 b.对网络运行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供各种网络性能分析报告,发现网络性能下降的原 因并采取对策。 1.3配置管理 a.调整网络的物理、逻辑资源配置。物理资源包括分插复用设备、传输设备、PCM终端设备、 专用交换设备、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等。逻辑资源包括:电路、连接、线路号码、电信号码等。 b.显示网络拓扑图形,包括反映每期工程后网络拓扑的演变。 c.设置和监视环回,以测试相关性能指标。 1.4安全管理 防止非法用户的进入,对系统的用户给予适当的特别权和优先权机制,具体功能如下:增加/删 除用户;核实/修改用户口令;查看/修改用户信息;查看/修改用户锁定状态;设置/修改/查看用户授 权;通过授权提供不同的用户级别,提供基于用户级别的屏幕显示及界面标准。 2系统构成 网管系统的硬件由数据库服务器、网管服务器、网管工作站、各种协议适配器及协议代理、各 种计算机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组成,所有网络系统的部件都通过TCP/IP协议互联。 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和处理网管信息,内容包括:管理信息树、被管设备的资料信息、运行 状态信息、设备告警信息等。具有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数据库选用大型商用数据库,数据库服务 器的操作系统可以是UNIX或NT。 网管服务器为各网管应用提供标准的网管服务。各网管应用程序以客户/服务器方式与网管服务 器连接,通过Q3接口来管理各被管设备及接收来自各被管设备的告警信息。网管服务器还负责对事 件的处理及过滤。网管服务器选用SUN工作站,操作系统为SUN公司的Solaris,网管平台选用SUN公 司的SEM。 网管工作站作为网络监控台为网管系统提供人机接口功能。它为用户提供友好的图形化界面来 操作各被管设备或资源,并以图形的方式显示网络的运行状态及各种统计数据。它与数据库服务 器、网管服务器之间以客户/服务器方式连接。 适配器完成标准网管系统与被管设备之间的协议转换。适配器与网管服务器间通过Q3接口连 接,与被管设备之间用专用协议连接。 3通信设备的接入 可直接接入满足Q3标准的通信网设备和满足SNMP标准的网络设备。同时可通过Q3适配器满足 Qx系列的非标准通信设备的接入要求,通过SNMP—PROX接入多种通信网络设备。采用PC系列或 86XX系列的计算机系统实现Q3适配器和SNMP—PROX,并可选择是否具有用户人机界面。 4人机界面 4.1图形化界面 网络管理系统界面采用信息对象化及信息可视化技术(GIS),提供给操作人员一个多窗口、多图 层、全矢量、图形对象及数据对象互动化的界面。其主要特点: a.矢量化的图形可以无级放大。 b.能在不重画底层地图的情况下显示动态对象。例如在背景图上动态显示通信设备实时告警及 电路运行状态。 c.能够让用户对地图及通信系统图进行交互操作,并且能够创建、修改或者删除图上的图形对 象,定义图形对象与数据对象的关系。 d.允许用户用多种方法(包括点击、矩形范围和任意多边形)选取操作空间数据、图形对象。 e.用户能够通过网络设备数据及网络设备信息树快速地在地图及通信系统图上确定一个特定的图 形对象,例如电路、厂站、设备、客户位置等。 万方数据 file:///E/qk/dlxtzdh/dlxt2000/0006/000617.htm(第 2/5 页)2010-3-22 17:19:08 电力系统自动化000617 层的内容及结构改变数据库,从而实现图形化电路配置的功能。 g.采用多窗口、多图层的技术在同一屏幕中可同时调多幅画面,多层图形各层描绘网络不同部 分,满足系统管理各种通信设备能力的要求。 据发布。保证数据能方便地在不同应用平台之间共享,网管系统具备基于Web的面向用户的友好、 易使用的界面。 4.2管理应用界面的组织 网管系统按面向对象方法,以管理对象树为索引组织多级分层的图形界面。管理对象树包括全 通信网、通信站、站内各个被管对象。树上的每个对象称为树的结点,各结点之间按照对象之间的 父子和继承关系组织。 图1为各个对象的配置图,用电子地图工具实现该配置图的显示。对象树可以同图层之间联动, 例如:可以通过对象1层中的对象2,3调用对象2,3层图,对象树随对象图层显示联动展开,反之图 层也可随对象树展开显示。图层可以同辅助功能界面关联,可以在图层中点击对象,查询该对象的 配置资料和运行状况,也可点击图上对象对其执行其他网管操作。 图1网管界面结构 Fig.1Man-machine interface structure of management system 查询统计分析界面也集成在主界面上,可通过菜单项或快捷键调用。 5数据查询功能 具有历史数据存储功能,保存1年内的设备告警、状态变位,操作、维护事件记录,设备、网络 性能参数数据,以备随时查看。图表、数据都以标准的数据库文件格式存储,易于实现数据共享。 可随时查询各种数据信息了解通信网运行情况,例如网络、设备的性能数据及越限情况,设备 运行状态及告警情况,维护及操作事件记录,网管系统本身的运行状态及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情况 等。查询系统资源,包括通信设备、通信电路、各种号码、各种连接等。 数据统计功能:统计网络运行中的各项参数,例如设备的故障时间、故障次数;设备、网络的 有效率;网络各项资源的占用率;并根据统计的结果制作日报、月报表等。 6用户权限管理 设置操作员安全级别:操作员进入系统前必须登录,登录分3级。 万方数据 file:///E/qk/dlxtzdh/dlxt2000/0006/000617.htm(第 3/5 页)2010-3-22 17:19:08 电力系统自动化000617 设置用户分组功能:根据管理的要求将用户分成具有不同专业属性的组别,不同用户组别的网 络管理范围有所限制。 设置被管设备分组功能:根据管理的要求对通信设备进行分组,不同组别的通信设备接受管理 范围有所限制。 操作记录功能:系统对操作员的操作过程都记录在文件中以备事故分析。 7网管的开发平台 发平台。SEM由3个模块组成:MA,MIS和MPA。这些模块可以分布在网络中的任何主机上,通过 PMI或JMI实现通信。PMI是一个C++应用程序接口,JMI是一个Java应用程序接口。其中MIS作为 SEM的核心模块,是一个管理信息的分布式存储环境,并提供访问控制服务、连接服务、对象管理 服务、请求服务、事件服务等。应用程序(MA)通过PMI/JMI访问MIS来完成特定的管理功能。管理协 议适配器(PMA)提供对多种协议的支持,如Q3,CMIP,SNMP,RPC。SUN公司还提供了TMN代理 开发包(TMN Agent Toolkit)和GDMO描述工具(GDMO Builder) 。SEM平台的特点: a.各个模块可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并且在逻辑上是以一个服务器的形式出现。各MIS之间既 可以是树状关系也可以是对等关系。 b.对象目录、日志和告警信息可以存储在网络中的任何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器上,用户可以通过 SQL直接读取数据库,提高了可靠性。 c. PMI可使应用程序分布到网络的任何一台Solaris操作系统的机器上,而JMI则可以使应用程序 分布到网络的任何一台主机上(包括NT操作系统)。 d. SEM中集成了Nerve Center工具,提供自动、智能的事件管理,能够自动识别并标出用户指定 的重要网络事件,过滤掉不重要的事件。它的预警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对网络中将要发生的故障进行 预测。Nerve Center能够基于预先设定的参数执行相应的动作。这种智能化的事件管理降低了网络的 整体开销,使得远程监控变得更加实用。 e. SEM平台通过MPA同时支持多种协议,如CMIP,SNMP,RPC,并且开发者还可以通过对 MPA自行开发其他协议如TLI,ASCII等。该平台为应用程序提供了访问不同代理(CMIP,SNMP) 的统一接口。 f.代理进程运行环境可以是Sparc,X86(Solaris,NT)及内嵌式的Sparc母板。 8网管系统应用平台 网络系统可提供各种应用平台:①通信调度应用,包括系统运行监视、运行管理、设备操作, 系统图形、数据查询调用等功能;②数据库工具应用,包括图元制作工具、绘图工具、报表制作、 图形文件管理工具、数据库维护工具等;③运行管理应用,包括系统故障管理、维护管理、报表管 理、权限管理等功能;④网络管理应用,对光纤、微波、电缆、载波等电力通信网中常见的通信网 络及组成各种网的设备、网络路由、资源配置实施管理;⑤分析功能,如网络故障分析、性能分 析、路由分析、资源配置分析等。■ 作者简介:焦群,男,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及网管系统的研究工作。 胡谷雨,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副主 任,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作者单位:焦群(电力自动化研究院, 南京 210003) 胡谷雨(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 210016) 参考文献: [1] 万方数据 file:///E/qk/dlxtzdh/dlxt2000/0006/000617.htm(第 4/5 页)2010-3-22 17:19:08 电力系统自动化000617 收稿日期: 2000-02-17 万方数据 file:///E/qk/dlxtzdh/dlxt2000/0006/000617.htm(第 5/5 页)2010-3-22 17:19:08 ECM系列电力通信网管系统 作者: 焦群, 胡谷雨, Jiao Qun, Hu Guyu 作者单位: 焦群,Jiao Qun(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210003), 胡谷雨,Hu Guyu(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南京,210016) 刊名: 电力系统自动化 英文刊名: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年,卷(期): 2000,24(6) 被引用次数: 6次 参考文献(1条) 1.焦群 建设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0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孙祝广 CMS及其多级审批的研究与应用[学位论文]2005 2. 陈晓盼 浅谈内容管理的功能与应用[会议论文]-2002 3. 彭斌 网络准入与终端安全立体保障电力信息安全[期刊论文]-电力信息化2009,7(10) 4. 刘波 山西电力农网通信接入方式的研究和选择[学位论文]2006 5. 吕东强.杨文清 IP网管系统中一种网络探测器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中国数据通信2003,5(10) 6. 邓丽敏 电力通信网管系统的技术分析及应用研究[期刊论文]-活力2010(20) 7. 盛根林.刘丽娜.杜瑞军.SHENG Gen-lin.LIU Li-na.DU Rui-jun 华中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建设构想[期刊论文]-电力系统通信 2007,28(7) 8. 楼金科 电力线接入带宽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学位论文]2007 9. 付新军.柴磊 电力信息化网络管理监控势在必行[会议论文]-2008 10. 明晓明 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及应用[期刊论文]-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8(1) 引证文献(6条) 1.蔡斌.黄小桃.焦群 江苏省电力通信网网管系统联网技术的研究[期刊论文]-电力系统通信 2003(11) 2.焦群.蔡斌 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发展建议[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23) 3.徐双江 分析新时期下的电力通信发展[期刊论文]-通讯世界 2013(14) 4.郝文娟 数字接入技术及其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风 2009(19) 5.李炳林.陶邦胜 在综合网管系统中实现SNMP协议转换器[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18) 6.王健凯 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发展建议[期刊论文]-电子制作 2013(21) 引用本文格式:焦群.胡谷雨.Jiao Qun.Hu Guyu ECM系列电力通信网管系统 [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6)
GB T 32610-2016_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_高清版_可检索.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