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61850之前的所有协议都是面向点的。采用 IEC61850的系统只需在信息源进行数据定义,其他节点 可以通过报文交换建立相关数据库。 困惑:和IEC61970 CIM的数据模型不一致
• 传统的远动通信规约一般不分层,IECWG03定 义的远动通信协议分为两层,一是链路层,由 IEC60870-5-1和IEC60870-5-2描述:一是应用 层,ob体育基础部分由IEC60870-5-3 、 IEC60870-5-4 、 IEC60870-5-5描述:应用层直接映射到链路 层.根据应用领域定义了一系列“配套标准”。 • 基本标准是制定和理解配套标准的依据,配套 标准都要引用基本标准,配套标准针对具体应 用作了具体规定,使基本标准的原则更加明 确.等同采用基本标准和配套标准有利于更好 地贯彻标准,实现远动设备的互操作性.
• 由于MMS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所以 TASE.2比TASE.1适应性更强、更容易实现。 • 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TC57委员会已采纳 TASE.2协议为控制中心间信息交换的标准协议。 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也已采纳TASE.2协议,将 它定义为国家标准以替代原来的我国电力行业 标准《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DL476-92》。 • TASE.2是应用层网络协议, 重要特点之一是通 过名字传输信息对象而不象其他众多通信规约 是通过地址(点号)传输信息对象。变量名单 端定义,双端使用。
TC57在1999年9月召开的京都年会的战略会议 (SPAG)上决定在将来5-10年内TC57的工作重点是将该 标准作为整个电力系统传输的唯一国际标准,即“无缝 通信系统体系”,并定名为“变电站和控制中心通过 61850通信”. 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面向未来通讯的可扩展 架构,实现“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个标准”的目标。
•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 力系统调度运行的信息传输要求不断提高,信 息传输方式已逐步走向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此 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技术委 员(IECTC57)根据形式发展的要求制定调度自 动化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通信标准,以 适应和引导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规范 调度自动化及远动设备的技术性能。 电力市场迫使通信系统降低费用,避免多种不 兼容的标准和互相竞争的标准出现;同时在整 个电力系统制定统一协调的体系结构既有利于 用户,也有力于制造商。
•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急需制定相应 的国际标准,IEC TC57为此成立了三个工作组, 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第10工作组负责变电 站数据通信协议的整体描述和总体功能要求, 第11工作组负责站级数据通信总线工作组负责控制柜级数据通信协议的定义。 这几种模型都是基于ISO 9506 MMS的,变电 站的数据通信总线可以直接访问控制中心,不 需要另加网关(Gateway),是一种将变电站 内数据通信协议与广域网协议组合在一起的体 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