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体育app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生存资源和生产资料,人类活动、非法侵占、过度开采、污染、自然灾害等,都会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将被动抢救自然资源转为主动预防、改善、保护的态势,实现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倡导的深入贯彻。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已从传统的人力调查统计模式快速发展为信息化管理模式,海量基础数据与调查统计数据的积累,也将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数字化、智慧化自然资源管理打下基础。
近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家能源集团”)正式加入2023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CEEC2023),成为CEEC2023的主办方之一。
国家能源集团作为能源中央企业,近年来加快转型升级,持续深化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双碳”目标,在转型发展方面亮点突出,有序布局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管理等新兴产业,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作为中电联副理事长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曾多次参与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重点展示集团公司绿色转型发展成果,获得行业内外众多关注。2023年,国家能源集团加入CEEC2023主办方,全方位参与本届博览会整体活动筹划,将携手能源央企、设备制造商、龙头生产企业、骨干应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凝聚起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强大合力,共促我国清洁电力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1月13日,在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启动会上,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张振华表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碳排放量随农村居民水平提高和能源消费量增长不断上升,农村地区将是未来实现国家自主减排目标和“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能源建设是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张振华看来,推进农村能源净零碳排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我国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等零碳技术,综合运用智慧能源物联网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强化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张振华说。据了解,以农业农村部为国内实施机构的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旨在加快中国农村零碳转型与绿色发展,引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建设,促进中国国家自主减排目标实现,为实现全球气候变化减缓做贡献中国力量。(人民网)
2月3日,2023年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提升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国家水网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坚持两手发力,持续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把握科学思想方法,高质量推进水利规划计划工作。
会议要求,2023年要积极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国家水网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加快重点规划编制审批;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完善七大江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努力扩大投资规模,推进水利PPP模式发展和REITs试点实现突破;全力做好重大战略水利规划落实,突出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会议指出,2022年开工重大水利工程数量和投资规模皆为历年最多,落实和完成投资历史性地迈上万亿元台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全面启动,重大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信贷和社会资本大幅增加。(水利部官网)
日照市人民政府印发《日照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近日,日照市人民政府印发《日照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计划》要求,从2023年开始到2025年,实现“三个逐年提高”目标。一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逐年提高;二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逐年提高;三是城乡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逐年提高。《计划着重强调》要加快发展综合能源产业。聚焦储煤、储矿、储油、混煤、混矿、混油六类项目用力。加快推进世德日照港东煤南移、国家日照港煤炭储备转运基地等储煤项目,以及瀚坤能源原油洞库、日照港油库四期等储油项目,积极招引储矿项目落户,壮大批发贸易规模,带动供应链金融发展。推动融汇通日照港煤炭基地、宝武资源矿石加工基地、建邦进口矿石筛分、江苏加华等混煤、混矿项目加快落地,支持原油商储库发展混兑调和等混油业务,强化对工业经济增长支撑。争取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落户,开展仓储服务、洗选加工、混矿业务。推进实施综合能源企业环保达标行动,推动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标准,配套建设节能减排设备,发展智慧型能源产业。组织开展综合能源项目纳统服务活动,确保实现应统尽统。(齐鲁网)
今年,宁夏不仅要严厉打击盗采矿产资源违法活动和矿山严重违法违规生产建设行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事故发生,还要在保持全区矿产资源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的同时,推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力争使全区矿产资源领域监管实现常态化。
持续深化巩固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清查整治工作成效,实现常态化监管的最终目的在于进一步规范全区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秩序。近年来,随着宁夏积极开展矿业权整合,矿山企业数量从高峰期的1000余家逐年下降至目前的233家。宁夏自然资源部门也通过探索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建成矿产资源综合监管系统,使得我区矿产资源监管实现从“靠人监管”的1.0,到“技术监管”的2.0,再到“智慧监管”3.0的“三级跳”。“目前,我们已实现井工矿山实地核查测量、露天矿山动态监测、信息化智能化监管、违法违规行为常态化监管等五个方面全覆盖,在坚持生态优先基础上,全面改善矿山环境。”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与矿业权管理处负责人王树军介绍,自2017年起,宁夏采取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聘请专业测量机构,每年对生产矿山进行全面“体检”,煤矿超层越界开采发生率也因此由2017年的30.23%逐年降至2021年的10.3%。(宁夏日报)
2022年,珠江水利委员会全面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推动数字孪生流域试点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在水利部开展的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中期评估工作中,珠江水利委员会评估结果为优秀,申报的珠江水旱灾害防御“四预”平台被评为优秀应用案例。
珠江水利委员会高度重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工作,于2022年4月成立数字孪生珠江建设领导小组,委主任王宝恩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珠江水利委员会将数字孪生珠江先行先试工作列入2022年委内重点工作督办事项,并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数字孪生珠江建设先行先试工作,部署水旱灾害防御“四预”平台建设完善工作。为确保先行先试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珠江水利委员会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集全委之力,形成由委办、规计处、水资源处、防御处、水文局、珠科院、技术中心、珠江设计公司共同参与、分工明确、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有力保障先行先试工作顺利开展。珠江水利委员会以西江干流大藤峡以下至思贤滘河段作为试点河段,积极推进数字孪生珠江试点建设任务落地实施。目前,在数据底板、模型平台、知识平台、业务应用、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体系等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初步搭建完成具有交互式预报、多途径预警、多方案多尺度预演、自动推荐最优方案功能的水旱灾害防御“四预”平台,实现雨情、水情、险情、灾情等“四情”态势感知,有力支撑西江流域“降雨-产流-汇流-演进”全过程数字化模拟,推进流域防汛抗旱工作迈入“智慧化”初级阶段。(水利部官网)
1月6日,国家林草局国际司会同湿地司、保护地司、国家公园中心以视频形式与法国开发署共同召开“中欧生物多样性基金项目”线上协调会。会上,各项目组分别汇报了2022年工作进展和2023年下一步安排等。双方同意就“生态系统连通性研究”“湿地公约履约”“国家公园品牌建设”等新增研究方向保持沟通,继续深化中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智慧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中欧生物多样性基金项目由欧盟出资、法国开发署实施。该项目旨在通过实施创新示范项目,联通两国志科技智慧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促进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共政策的实施和提升。在中欧生物多样性基金项目“政策对话”框架下,国家林草局与法国开发署就“自然保护地管理”、“湿地恢复管理”等议题开展了良好合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网站)
老挝电力公司EDL与泰国发电局2月3日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提高发电和供电的稳定性,可持续地运营电力业务。此次合作涉及三个领域,涉及老挝水电站的运营和维护服务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EGAT 和 EDL 将交换信息,共同开发智能微电网、智能能源解决方案。
来自老挝EDL公司和南贡3电力有限公司的高管参加了在万象EDL总部举行的仪式。两国将加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使其更加稳定。EGAT 将利用现有知识,不仅有技术、工程、维护、电力通信领域的知识,还提供智慧能源的解决方案,这是一项创新,符合电力未来的发展趋势。泰国已经开始充分合作,因此希望能够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交流,以扩大其业务范围。泰国电力局局长邦尼特·旺拉米特先生说,泰国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已经建立了近60年的电力关系,包括电力供应的开发。两国的发电项目开发、电力贸易工程技术合作交流有助于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两国已经建立并将继续维护好两国电力网络的可持续伙伴关系。(搜狐网)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8.4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其中,火电增长0.9%;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增长5.3%,占全部发电量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胡汉舟介绍,2022年,中国着力增强能源生产保障能力,充分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不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多元清洁供电体系,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持续增长的民生用能需求。看原煤生产情况。2022年,全国原煤生产实现较快增长,产量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达45亿吨,比上年增长9%,增速比上年加快4.3个百分点。原油产量继续回升,天然气持续增产。2022年,油气生产企业持续加强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提升油气自给能力。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20467万吨,比上年增长2.9%,2016年以来首次回升至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217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4%,连续6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新华网)
近日,江西省财政厅提前下达2023年林业专项资金35.9亿元,支持本省实施林业生态保护与恢复和林业改革发展,其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3.3亿元,省级财政林业补助专项资金12.6亿元,助力江西省持续做好建设好、保护好、利用好绿水青山“三篇文章”。
森林保护修复方面,下达11.1亿元公益林补偿资金和6.4亿元天然商品林等管护补助,安排2.4亿元用于聘请生态护林员,下达1.9亿元用于森林赎买、场外造林、国有天然林停伐补助等。推进国土绿化方面,下达5.0亿元用于支持重点区域森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低产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等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工作。林业产业发展方面,下达4.8亿元用于支持50万亩油茶、22万亩森林药材、18万亩毛竹资源培育。林业灾害防控方面,下达1.8亿元用于3万亩生物防火林带、35支半专业扑火队建设和500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地建设方面,下达1.8亿元用于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林业支撑保障体系方面,下达0.7亿元用于智慧林业建设、林业科技推广、林业碳汇研究等。(人民网)